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

「工作文化&未來教育」跨校讀書會


KKP U-News報導--「大學教育vs.未來職場 跨校討論學用落差」

作者 :
KKP U-News記者 屏東教育大學 呂謦君
所屬類別 :
KKP U-News報導
主辦/承辦學校 :
屏東教育大學民生校區
活動/展演空間 :
五育樓

大學教育vs.未來職場 跨校討論學用落差

 
工作職場探討 未來茫然的十字路口(KKP U-News記者屏東教育大學 呂謦君攝 2012/03/29)
身處當代高度複雜的社會型態中,我們理解到的工作是甚麼?現行的教育又HoldHold得住未來的職場呢?「工作文化與未來教育」跨校讀書會首場次於101329日在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舉行。由教育系碩士李東諺擔任召集人、劉育忠教授擔任指導教授,集合熱愛閱讀的書友們,以張美惠譯R. Donkin著作「血汗與淚水:人類工作的演化」這本書為主題進行讀書會。

 
同學經驗分享 腦中構思無限創意(KKP U-News記者屏東教育大學 呂謦君攝 2012/03/29)

◎書友:終身讀書 增加思考

讀書會探討工作在不同社會型態之下的文化理解,此文獻即是透過分析人類工作歷史的演變,說明工作如何成為無數受薪階級的生活主宰,使得工作的「定義開始動搖」,因此,需要新的「解讀」並重新思考「工作」的定義。
 
指導教授趣談書籍 經驗分享笑盈盈(KKP U-News記者屏東教育大學 呂謦君攝 2012/03/29)

其中令人感到驚喜的是,彭千芸小姐即使是已步出校園的社會人士,仍然在工作之餘抽空前來參加此次的讀書會。她依舊喜歡唸書看報,將進修、討論增加思考視為一個終身目標,將終身學習之理念貫徹於日常生活中。

◎為什麼要工作? 探討真正需要的能力

 
跨校讀書會 工作文化&未來教育宣傳海報 (KKP U-News記者屏東教育大學 呂謦君攝 2012/03/29)
我們工作追求的是甚麼?是美好的生活?還是身分地位,以及隨之而來的焦慮?臺灣當前逐年增高的失業率,使教育的產出面對「就業困難」的質疑,而在「學用落差」的分析框架之下,我們戮力改善就業「能力」的同時,是否忽略了問題可能也關乎學生對工作的「理解」與抗拒?

讀書會從「工作」的概念化歷程與「就業」的文化意義及其歷史演變出發,思考工作與教育之間目的關聯性,並藉以重構未來教育應有的工作觀,以及未來工作真正所需的能力。

 
摘要創新思考及想法 召集人勤作筆記 (KKP U-News記者屏東教育大學 呂謦君攝 2012/03/29)
對閱讀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們,請93年到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任教的劉育忠教授擔任指導教授,書友們及劉教授組成第一屆讀書會。劉教授指導讀書會所打出的逐字稿,專業言詞曾被大陸參照使用,亦曾設立【當代理論與文化研究社】,社課為讀書會及電影分析,讀書會到這次舉行已滿8屆。

同學們透過彼此間不同專業學門的知識,使參與成員對自身學門產生更多面向的跨界探討,進而將研讀成果落實在學習與研究工作上。在個人發展上,基於研讀活動本身的教育性,參與成員將對工作與就業的價值有更清楚而正面的理解,有助於其未來職涯的規劃。

讀書會的場次:

集會時間
集會地點
預定進度
1
2012/3/2917:00~20:00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
五育樓207教室
《血汗與淚水:
人類工作的演化》
2
2012/4/1217:00~20:00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
五育樓207教室
《血汗與淚水:
人類工作的演化》
3
2012/4/2617:00~20:00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
五育樓207教室
《我愛身分地位》
4
2012/5/1017:00~20:00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
五育樓207教室
《民主與教育》
5
2012/5/2417:00~20:00
國立屏東教育大學
五育樓207教室
《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》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